1582
浏览
1
回复

12123交警学法减分项目
留言时间:2022-03-09 22:50:20
来源:12345网络渠道
浏览次数:1582
受理单位: | 市公安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近些年,依法治国的思想深入人心。“徒法不足以自行”依法治国想要完全实行下去,少不了“执法必严”的执法团队,更少不了民众对于法律的了解、支持甚至形成信仰。作为人民群众,我并不知道执法团队执法的行为如何,但是从民众的知法懂法的途径以及结果来看,可能许多地方仍不尽如人意。
从守法遵法以及让法律成为信仰的结果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其距离这一结果相差甚远,既如此,毋言遇事找法、解决事情靠法了。虽然普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我们现在苛责让法律成为民众的信仰,有点操之过急,但是短期之内,在让各领域民众了解并使用其日常工作、生活领域内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一点上可能并不是那么困难。因为一方面,对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法律,离我们的“距离”并不远,对应领域内的群众都是可以很容易理解,并且记住的,另一方面,守法作业才能避免法律的责任,这点明示出来更能倒逼相关从业人员守法。
但为何这一目标仍未实现,我认为是普法的方法不正确。比如交通部门,其普法的方式虽然以先进的网络形式进行,但是这种普法真的能让机动车驾驶员记住法律吗?网络传播固然方便,但是网络“造假”更加方便。如果真的是想要普法,那么可以直接以培训的方式进行、或者换成其他让人民群众乐意接受的形式进行。如何找出人民群众乐意接受的交通普法形式?守法群体各不相同,要将不同守法群体分类,机动车驾驶人员可以进行分类,对于年龄40岁以下的人员可以以网络形式进行普法,顺便一提,如若以此方式普法,必须规整学法网课学习以及普法合格测试(很多地方是有空隙可钻的,比如30分钟的课程学习)。对于40岁以上机动车驾驶员,我认为并不适合以网络形式普法,因为这些人对于电子产品并不熟悉,如果一味地机械普法,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前段时间,因为老年人不会刷安康码而产生的矛盾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不能“个性化” 执法,所以对于民众的差异化一定要敏感的发觉到,矛盾一定要在看不到的地方化解。
综上所述,本人建议对于12123交警官网APP中的学法减分项目进行改进,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交通参与者。网上的网络课再方便也是冷冰冰的工具,无法走进民众的内心,而与有血有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正义的交警同志交流沟通,或许才能将“”大理石上”的法律“镌刻” 在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心中。
市公安局

回复单位:市交警支队
发表于:2022-03-16 09:48:40
首先,感谢您对交管12123平台以及线下车管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针对群众提出的建议,后期我们将整合材料逐级上报研究,对平台以及线下工作不断完善,方便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