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A121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
第A121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樊玲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行人斑马线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市城区斑马线共600余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路口斑马线,480余处。此类多有信号灯控制,各类交安设施齐全,安全系数较高。另一类为路段斑马线,120余处,主要集中在小区、学校、公园、医院等群众过街需求量大的路段。此类斑马线不具备设置信号灯条件,相应的交安设施建设标准相较灯控路口也有所降低,过往车辆与行人通行冲突客观存在,在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存在急刹追尾、碰撞行人等风险。近年来,公安交警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全力提升斑马线安全系数。一是完善交安设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按照“应设尽设”的原则,全面排查斑马线前30-50米处设置“前方斑马线,停车让行”提示标牌,路面菱形提示标线等。为加强夜间警示,公安交警部门创新开展“五带一岔”【反光带、震荡带、爆闪带、隔离带,提升绿化带及岔道口安全度】小切口交通安全提升行动,在路段斑马线、车辆调头缺口、学校、医院等有行人、车辆横穿位置设置爆闪警示
灯200余处,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设置渐变式中央隔离栏300余处,协调园林部门修剪绿化带1000余处,消除隔离带和绿化带过高,遮挡驾驶员视线风险。在日常工作中,公安交警部门还建立了斑马线等交通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机制,对斑马线褪色剥落、人行灯故障、安全岛损毁等情况立即通知交通设施维护保养单位进行维修更换。二是强化科技赋能。为营造安全文明的道路通行环境,树立文明礼让社会风气,我市公安交警部门于2018年开始,先后在城区皖西大道、长安路、佛子岭路等主要路段设置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设备17套,累计采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17.98万余起。通过近几年持续宣传整治,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已成为驾驶员普遍共识,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公安交警部门按照“边实施、边优化”的原则,针对部分路段礼让行人抓拍设备易出现“车让人,路必堵,易追尾”情况,对皖西大道人民医院、磨子潭路世立医院等3处设置位置不合理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设备进行了调整。三是加强宣传警示。在城区80余处斑马线位置施划“车让人、人快走”标识标语,在抓拍设备横杆处设置“不礼让行人抓拍”提示标牌。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文明交通宣传语、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机动车斑马线处要礼让行人”的文明交通理念。通过“六安交警微发布”微信公众号中定期曝光违法车辆,并发布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提示,已发布591期,合计曝光违法车辆1182台次。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积极建言献策,推进在主城区医院、商场、学校等人流、车流较大的路口路段设置人行过街天桥,从根本上解决行人过街与车辆通行的冲突和安全问题。二是全面排查城区各路口路段斑马线设置情况,对公园、小区、学校等有过街需且具备条件位置增设斑马线,视情设置人行灯。取消设置不规范、不合理斑马线,合理密布人行道隔离桩。加大对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行为的查纠力度,解决人车通行矛盾。三是进一步加强警媒协作,拓展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在深度、广度、力度上做文章,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整治工作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文明从脚下起步,奉献从你我做起”的文明交通意识。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合理布点非现场执法设备,做好数据采集审核和运维保障工作,确保设备在线率、采集率、审核率均达100%。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联系电话:3927039
六安市公安局
2025年5月28日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A121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函.pdf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