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大别山 熠熠金寨路
金寨县公安局 刘叶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金寨,每一片土地上,都播撒着红色故事。金寨县南溪镇境内,葛藤山东麓,苍松翠柏深处,有一座无字碑巍然屹立。1947年7月,原籍为河北省故城县的王坚,随刘邓大军南下来到了金寨。同年9月,王坚积极运筹、组建了金寨县民主政府公安局,并任局长。
1948年2月的一天,国民党48师进犯南溪,严重威胁了刘邓大军二纵设在葛藤山槐树坪后方医院和当地群众安全。王坚率领公安队,先后在万家湾、槐树坪设阵地阻击敌人,待留守伤员和群众全部转移后,他才同公安队战士撤出了战斗。公安队大多是河北南下干部,不习惯夜晚行军,就在返回驻地途中宿营,王坚因为急于处理公务便先行返回槐树坪。次日一早,公安队被国民党两个团的兵力包围。在激烈战斗之后,子弹也被全部打完了,公安战士们便搬起山上的石头砸向敌人,为了不做俘虏,有的战士留下最后一粒子弹自尽,有的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敌群……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最终14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
王坚得悉十分沉痛,带领几名干部战士前往战场掩埋烈士遗体,却再次与敌人遭遇,被包围在槐树坪。战斗中他左腿负伤,同志们要背他突围,他坚决不肯,并将手枪和文件交给秘书和警卫员,命令他们突围出去,自己则留下来作掩护。当其他同志安全突围后,敌人也围了上来,王坚就用刺刀同敌人拼,他只身一人,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战斗结束之后,当地乡亲们冒着杀头的危险,将烈士们的遗体就近分三处掩埋,并且在当时那种食不裹腹的困难条件下,还凑钱修建了坟墓。
1958年因修建水库,烈士遗骸被集中安葬,因为只知道公安局局长王坚的名字,无法把其他烈士们名字一一雕刻上去,只能成为无名烈士墓。为感念王坚等公安战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乡亲们把水库取名为“八一水库”。如今,南溪葛藤山公安烈士墓已被公安部列为全国公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永励后人的纪念地。
大别山是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可谓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沧海声声忆英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公安英烈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他们中的很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1948年,还有一年新中国就成立了,他们却倒在了黎明前最后一刻。
岁月流逝,丰碑永存。在这片被无数英烈鲜血浸染的热土里,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一直牢牢的铭刻在金寨公安人的骨子里,流淌在金寨公安人的血脉里。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上,金寨公安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服务保障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水平安全贡献公安力量!